一根杆,掀起千亿蓝海?智慧灯杆助力,车路协同大脑将上路应用
据中证报报道,今年8月前,50台国产自研的边缘计算节点设备(MEC设备)将安装在北京市高级别自动驾驶示范区的智慧灯杆上并完成测试。日前从北京市科委、中关村管委会获悉,在北京市关键核心技术攻关项目“揭榜挂帅”实施方案的推动下,车路协同的“大脑”即将在北京经开区上路应用,让自动驾驶车“眼观六路耳听八方”,推动车路协同自动驾驶时代早日来临。
在经开区,300多个路口的多功能综合杆上设有雷达、AI摄像头等车路协同设备,而路侧感知设备所采集的智能网联数据,均需要通过MEC设备进行实时计算处理后输出,为自动驾驶车辆提供车路协同信息。
智慧灯杆是智慧城的重要入口,也是物联网重要的信息采集来源。智慧灯杆犹如城市的毛细血管,可以深入省市的公路、街道、园区等各个角落,提供诸如智能照明、WiFi网络覆盖、紧急呼叫、公共设施监测、智慧交通和信息发布等多种功能。
在智慧城市、物联网、5G等基础设施建设需求的拉动下,这个千亿级的蓝海市场有望加速爆发!
“十四五”期间迎来新风口
2022年以来国内多功能智能杆项目建设节奏加快。中商产业研究院预计,2022年我国智慧路灯行业市场规模将突破千亿元。在智慧城市、物联网、5G等基础设施建设需求的拉动下,以及以上两大利好加持下,这个千亿级的蓝海市场有望加速爆发!
在“新基建”浪潮下,智慧灯杆成为近年来地方专项债的重点支持方向之一,在各地政府的大力支持下,智慧灯杆迎来了大量的新增和更换。
城市照明路灯数量规模庞大。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,我国城市道路照明灯数量已由2010年的1774万盏增长到2020年的3049万盏,叠加城市新建道路,由此带来的路灯的新增和更换,每年将达到非常可观的数目。
智慧灯杆行业于2018年萌芽,2019年开启,2020年上量,总体呈指数增长。由于多功能智能杆具有建设成本低、效率高等优势。2022年以来国内多功能智能杆项目建设节奏加快。
从2014到2018年,智慧灯杆在每年新增城市照明路灯中渗透率从0.0022%增长到0.0475%,预计2021年智慧灯杆总量将达到15.07万根。5G、新基建、智慧城市全面提速,多功能智慧杆迎来新风口,在全球拥有广阔的市场空间。据CTIA 预测,2021年我国以智慧灯杆为入口的各种硬件及服务的市场规模或为3.7万亿元,占智慧城市市场总规模的20%,并有望在“十四五”期间呈现大幅增长。
《“十四五”规划纲要》中便提出,将“网络强国”定位为我国十四大战略之一,提出要“加快构建高速、移动、安全、泛在的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,推进信息网络技术广泛应用,形成万物互联、人机交互、天地一体的网络空间”。
2022年以来,智慧灯杆市场依然火热,全国多地陆续发布了多个智慧灯杆亿元级别项目。江西、四川、贵州、山西、浙江、山东、河北、云南、黑龙江等省陆续出台的“十四五”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规划中,均对未来5年智慧灯杆的建设给出了明确指示。
2022年6月,江西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发布关于批准发布《江西省智慧灯杆建设技术标准》的通知,加快多功能智慧杆建设;
2022年7月,安徽省城乡建设局主编的地方标准《城市道路杆件综合设置技术标准》已经获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批准发布;2022年11月,湛江市遂溪县智慧交通项目项目审批结果公开,预计总投资额57155.81万元,建设内容包括5G智慧灯杆系统,智慧灯杆4200根。
山东《关于山东省数字基础设施建设的指导意见》指出,到2022年年底,全省新建智慧杆柱3万个以上。
四川《四川省加快推进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行动方案(2020—2022年)》提出,积极推动电力塔杆、路灯杆等挂高资源开放共享和数字化改造,鼓励一体化、多功能智能塔杆建设应用。
浙江《浙江省加快5G发展行动计划(2020-2022年)》提出,各地要推动公共场所的新建杆塔按照相关标准规范统一建设,对存量杆塔分批进行改造。
2022年11月,江苏太仓市率先启用智慧灯杆的长春北路(弇山路-长泾路)新建工程完工并顺利通车。该工程采用了不少新技术,其中最为瞩目的就是合杆工程和智慧灯杆的试点。
根据Technavio发布的“2020-2024年全球智能杆市场”报告数据显示,2019年,全球智能杆市场规模为57.5亿美元左右;2020-2024年,全球智能杆市场规模将增长79.7亿美元,达到137.2亿美元左右,年复合增长率达到19%。
上海艾灯杆在智慧照明领域集生产、研发、销售于一体的创新型高科技企业,主营智慧路灯(智慧灯杆+智慧共杆+多功能合杆)和智能照明(路灯控制器+单灯控制器+集中控制器+智慧盒子)等软硬件系统的研发生产,可为智慧物联、智慧城市等提供智慧路灯一系列物联网解决方案。//mawasimholidays.com/